步入式恒溫恒濕試驗機廣泛應用于電子、醫藥、汽車、軍工等領域,用于模擬復雜環境條件以評估產品在溫濕度變化下的可靠性。為確保測試數據的準確性與可重復性,定期對其進行校準并遵循相關計量標準至關重要。
首先,校準的核心參數包括溫度偏差、溫度均勻度、溫度波動度、濕度偏差及濕度波動度。根據中國國家標準《GB/T 2423.1-2008》《GB/T 2423.3-2016》以及《JJF 1101-2019環境試驗設備溫度、濕度校準規范》,校準需使用經國家計量部門檢定合格的標準溫濕度傳感器(如鉑電阻溫度計和高精度電容式濕度傳感器),并在試驗箱空載狀態下進行多點布控測量(通常不少于9個測點)。
其次,校準周期一般建議為每年一次,若設備使用頻繁或處于關鍵測試環節,應縮短至半年一次。校準應在設備穩定運行至少30分鐘后開始,分別在設定的高溫高濕、低溫低濕及常溫常濕等典型工況下進行數據采集,每點持續監測不少于30分鐘,以計算平均值、較大偏差及波動范圍。

此外,國際標準如IEC 60068-3-5也對環境試驗設備的性能驗證提出了指導性要求,部分出口型企業還需滿足ISO/IEC 17025實驗室認可體系中的設備溯源要求。所有校準結果必須形成正式報告,并確保量值可溯源至國家或國際計量基準。
值得注意的是,校準不同于日常點檢。日常點檢僅驗證設備是否正常啟動,而校準則通過高精度儀器量化其實際輸出與設定值之間的誤差,是質量管理體系(如ISO 9001、GMP)中關鍵的一環。
綜上所述,科學規范的校準流程與嚴格執行計量標準,不僅能保障步入式恒溫恒濕試驗機的測試精度,更是企業產品質量控制與合規認證的重要支撐。